這幾天大家的手機一定都被粵港澳大灣區刷屏了吧?
大灣區提出了一小時交通圈的目標,目前大灣區有11個城市分布在珠江口的兩側,港珠澳大橋剛剛開通,過江都要走虎門大橋,擁堵的交通成了東西兩岸交流的重要障礙。而如今,這里正在建設的總長24公里的深中通道,難度堪比港珠澳大橋。
深中通道工程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后又一******重點工程,該工程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超級工程。
深中通道位置圖
深中通道工程項目總長約24公里,是國務院批復的建設開放的現代綜合運輸體系中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它連接珠江東西兩岸和粵西地區,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融合發展,助推廣東經濟轉型、城市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這個通道很重要!
虎門大橋是廣東省東西兩翼的重要交通樞紐,從惠州、深圳和粵東地區等地過來的車輛,想要到南沙、珠海和中山,必須要走虎門大橋,這是連通珠江東西兩岸的必經之地。雖然從深圳到中山的直線距離20多公里,可途經虎門大橋卻要走100多公里車程。
下午兩點多,虎門大橋上的車時速只有每小時30公里左右,過往司機告訴記者,要是到了上下班時間或者節假日,就會堵得望不到盡頭。今年春節期間,虎門大橋一度日車流量超過16萬輛,堪稱世界上最堵的橋。經常經過這里的司機也都對虎門大橋堵車習以為常。
為了縮短粵東粵西之間的距離,緩解虎門大橋的擁堵,深中通道應運而生。深中通道在虎門大橋和港珠澳大橋之間,全長24公里,將深圳與中山連通。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東錨碇施工現場
這艘船********!
和港珠澳大橋類似的是,深中通道也要途經伶仃洋,同樣要采用沉管技術,建設者也是港珠澳大橋的同一個團隊。但是他們都表示,深中通道的難度一點都不亞于港珠澳大橋,甚至是一場更嚴峻的挑戰。
為了修建港珠澳大橋,珠海附近的島上建起了一座大型沉管預制廠,這一次,深中通道所需的沉管也來自這座島,但是從這座島到深中通道的安裝地點,距離足足有50公里,是港珠澳大橋浮運距離的三倍多。
為此,建設團隊專門為深中通道量身定做一艘沉管浮運安裝一體船,專門用來浮運安裝沉管,可以說這艘船決定著整個深中通道的成敗,這是我國研制的********艘且唯一一艘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
深中通道中交一航局S09標段副總工程師寧進進
深中通道中交一航局S09標段副總工程師寧進進:這樣一艘沉管浮運安裝一體船的造價將近五億,這么多錢能夠造出兩艘同等用鋼量的散貨船。工程的難點在于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世界上還沒有類似的船可以參考。
一個管節一艘航母!
深中通道中交四航局S09標段副總工程師嵇廷: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完成22節管節的預制,要達到一個月一節的進度要求,可以說全世界前所未有。
深中通道鋼殼沉管隧道每個標準管節都是“巨人”,尺寸為寬46米×高10.6米×長165米,用鋼量約1萬噸,體量相當于一艘中型航空母艦船體。項目共32個管節,總用鋼量達32萬噸,相當于3個鳥巢!
除了制造和運輸難題,沉管的水下安裝也是個世界級難題。沉管安裝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條件非常苛刻,風力不能大于六級,海上的浪高也不能高于0.8米。
理論上來說,一個月有兩個適合安裝沉管的窗口期,一年總共只有24次機會,再除去天氣、臺風等等因素的影響,每一個窗口期都彌足珍貴。而且沉管對接難度相當于把一個中型航母和另外一個中型航母對接,對接的偏差要控制在五公分,這不亞于外太空對接,難度可想而知。
深中通道鋼圓筒振沉施工現場
2017年5月7號,港珠澳大橋最后一節沉管對接,這一天,深中通道中交一航局S09標段副總工程師寧進進永生難忘。
當時,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派他到28米的水下進行沉管對接監測,整個沉管對接長達12小時,寧進進就獨自一個人在水下呆了12小時,稍有差池,就會導致壓力失衡,在空蕩蕩的沉管里,寧進進根本沒有逃生的可能。
深中通道中交一航局S09標段副總工程師寧進進:對這個項目了解得越多,感覺到壓力越大,而且感覺風險會越多,我們在港珠澳的時候都是林鳴的徒弟,現在我們轉戰到深中,離開師傅的懷抱以后,是出師挑戰自我的一個過程吧。
深中通道中交一航局S09標段副總工程師楊潤來曾經也奮戰在港珠澳大橋工程,事實上,就在一年以前,寧進進和楊潤來都不愿意來深中通道這個項目,過去連續八年的高強度工作讓他們身心俱疲,但是經過一番思想斗爭,他們還是選擇了深中通道。
“對我們搞施工的人來說,一輩子能碰的兩個超級工程是無比的一個榮耀。”寧進進說。
深中通道人工島和沉管隧道示意圖
和寧進進的工作不同,楊潤來是負責迎接沉管的。現在,他一方面為大半年之后的“深海初吻”(沉管對接)做著技術方案準備,一方面則在抓緊西人工島的施工。
和港珠澳大橋一樣,深中通道也要先建造東西兩個人工島。深中通道西人工島由57個直徑為28米的鋼圓筒構成,每個鋼圓筒相當于14層樓的高度,這個面積相當于19個足球場大的人工島在四個月的時間里建成,創造了深中速度。
楊潤來說,整個人工島上最后生產的混凝土總放量大約是40萬方,島上使用的鋼筋總共是4萬噸左右,相當于六個埃菲爾鐵塔的用鋼量。眼下,他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對人工島進行加固,迎接第一節沉管的到來。
深中通道西人工島正式成島
當年參與港珠澳建設的年輕人如今已成為深中通道的中流砥柱,他們正在進行著海上大通道建設的又一次技術創新。
深中通道計劃2024年全線通車,到時候珠江兩岸可以半小時對接。
讓我們一起期待更多利國利民的超級工程,央企一直在為之不懈奮斗!
———— / END/ ————
推薦閱讀
▼

責任編輯丨龔 政
執行主編丨金冬偉
內容來源丨央視新聞、中國交建、超級建筑
  |